一、运输与存储:防火、防碎、防潮是核心
防火安全
果壳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后着火点显著降低,运输中需远离火源、易燃物(如汽油、油漆),严禁与易燃化合物混装。
存储环境温度建议控制在20-30℃,避免高温引发自燃风险。若活性炭再生后需冷却至80℃以下再存储,防止高温遇氧复燃。
防破损与防潮
运输时避免与硬质物质(如金属、石块)混装,禁止踩踏或剧烈振动,防止炭粒破碎影响吸附效率。
存储环境湿度需低于60%,包装袋应密封完好,防止吸湿受潮。若活性炭浸水,孔隙会被水分填充导致失效,需在密闭容器内去除氧气后处理。
防污染
存储环境需清洁,严禁与有害物质(如重金属、农药)或易挥发有机物(如苯、甲苯)混存,避免活性炭吸附杂质导致二次污染。
二、使用前处理:清洗去杂,但禁用淡水
清洗目的
果壳活性炭在碳化活化过程中可能残留炭黑等杂质,使用前需清洗去除灰尘和杂质,避免污染镀液或水质。
清洗方法
禁用淡水:淡水中的氯离子会被活性炭吸附,降低其吸附能力并缩短更换周期。
用水:使用放置3-4天、经阳光曝晒的清水清洗,可去除氯离子并减少杂质含量。
清洗次数:根据杂质程度清洗2-3次,直至水清澈无炭粉残留。
三、使用过程控制:防焦油、控参数、优搅拌
防焦油堵塞
焦油类黏稠有机物会覆盖活性炭表面或堵塞孔隙,降低吸附效果。若处理含焦油气体或液体,需在活性炭床前配备除焦设备(如旋风分离器、静电除尘器),确保进入活性炭床的介质清洁。
控制温度与pH
温度:多数电镀液在55-70℃下处理效果Z佳,需保持温湿度稳定,避免参数波动影响吸附效率。
pH:电镀液pH建议控制在5-6,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吸附效果更稳定,强碱性环境可能降低吸附率。
搅拌与静置管理
搅拌:采用循环过滤或压缩空气间歇搅拌,或人工不间断搅拌(避免死角),搅拌时间通常为2-4小时,确保活性炭与镀液充分接触。
静置:搅拌完成后静置6-12小时,使吸附的杂质充分沉淀。过滤需进行2-3次,直至镀液无残留炭粉且呈现本体颜色。
连续过滤系统维护
若采用活性炭滤芯连续循环过滤,需每4小时检查滤芯饱和度。当吸附饱和时,及时更换滤芯,防止杂质脱附重新污染镀液。
四、再生与更换:科学评估,避免二次污染
再生处理
高温再生:将饱和活性炭加热至800-900℃,使吸附物挥发或分解,恢复吸附能力。再生后需用蒸汽冷却至80℃以下,防止高温遇氧自燃。
化学再生:用酸、碱或溶剂清洗活性炭,去除吸附物。但电镀领域对纯度要求高,化学再生可能引入新杂质,直接更换新炭。
更换周期
粉末状活性炭:建议每年更换1-2次,具体根据镀液污染程度调整。
颗粒状活性炭:若用于连续过滤系统,需根据压差或水质检测结果更换,通常每6-12个月更换一次。
饱和判断:当活性炭颜色变浅、镀液出现浑浊或异味、过滤水流明显减慢时,表明需立即更换。
五、安全与环保:个人防护与废弃物处理
个人防护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、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吸入活性炭粉尘或接触皮肤。
废弃物处理
饱和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,需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回收处理,严禁随意丢弃或焚烧,防止环境污染。